阅读历史 |

第274章 西非洲集团(1 / 2)

加入书签

第274章 西非洲集团

在科洛进行大选之前,过渡政府的临时议会首先废除了原来的科洛宪法,制定了《科洛共和国临时宪法》。

临时宪法的制定,也参考了以托马斯·卡博雷为首的科洛社会党的意见。

这一部《临时宪法》,比较重要的几点在于——

首先,《临时宪法》规定了科洛国名为科洛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长连任两届。

在选举产生总统之后,由总统来提名组建政府。

同时,为了防止未来科洛的选举会被某些国家影响,临时宪法还规定了参与选举的候选人,不得接受外国公司或者团体的资助,一旦查出,将丧失候选人资格。

除了规定了选举的相关事项之外,临时宪法主要还确立了以下几点——

第一,科洛将以英语和法语作为官方语言。

在此之前,因为科洛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历史原因,他们的官方语言为法语,现在将英语也加入了科洛的官方语言之中,不过接下来,科洛的学校中主要会以英语进行教学,因此在若干年之后,将只会留下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西非洲集团所接手的产业,还包括纳辛·德玛家族在洛蒂港的60%股份,以及科洛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科洛电信。

嗯,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科洛本土公司。

除了西非洲联合银行之外,科洛还有包括非洲国际银行、西非国际银行等外资银行,以及科洛金融银行等员工不足50人的小银行,它们在科洛国内的规模,相比于西非洲联合银行差距甚远。

科洛工商银行(BCCI Banque Caulo pour le Commerce et l`Industrie),国家股份占25%。员工人数250人。

他的父亲曾经任职于纳辛·德玛之前政府的财政部长,不过在当初纳辛·德玛政变的时候,他的父亲也被捕,足足被关押了5年,才被释放。

包括科洛联合银行60%的股份;科洛工商银行75%的股份;以及科洛发展银行100%的股份。

目前科洛国内将近700万人,分成了41个部族,在此之前,之所以科洛内部纷争不断,民族之间的对立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科洛的发展,必须需要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避免再次出现反政府武装同政府军之间的对抗,因此民族和解也是必要的。

同时他们接手的,还包括一栋位于首都洛蒂中心位置的30层大厦。

当然,他们也不是白接手的,规矩还是得有的,要不吃相就太难看了……

现在官方语言还保留法语,一方面是国民需要时间进行过渡,另一方面,也是暂时安抚法国方面。

现在,也算是便宜了西非洲集团。

……

也是在这个期间,西非洲产业控股在科洛注册了一家公司——西非洲集团。

科洛联合银行(UCB Union Caulo de Banque),建于1964年,国有持股40%,员工人数200人,在科洛有12个分支机构。

第五,科洛在军事上实行国防外包,不设立常备军。

同时由西非洲集团下属的西非洲矿业接手的,还包括之前纳辛·德玛家族在多个银行的股份。

这些产业,原本也都不是属于国有,而是由前元首纳辛·德玛的家族企业持有,现在则被西非洲集团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全盘接手。

科洛发展银行(BCD Banque Caulo de Développement),员工200人。

就比如按照欧美的这个标准,恐怕具有最“先进”体制的国家,就是海地和利比里亚这两个国家了,他们的宪法,说白了,就是把美利坚的宪法换了个国名,但结果呢……

第二,科洛实行民族和解的政策,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地位。

一方面能够使得新政府获得一定的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他对科洛的掌控。

目前在科洛的居民中,约70%信奉拜物教,20%信奉基督教,10%信奉伊斯兰教。对于正常的信仰,科洛会保持开放态度,尊重人民的信仰自由。

第四,科洛的行政划分,分为5省1市,分别是滨海省、高原省、中部省、卡拉省和草原省,以及首都洛蒂为直辖市。

后来他毕业回国之后,在科洛工商银行任职,一直到成为这家银行的行长。他的经营能力不错,当初在科洛排名第三的科洛工商银行,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了科洛最大的银行。

这些产业,西非洲集团可是一共向科洛政府支付了高达2亿美元的巨资呢。

这些就是宪法中的主要内容,其他的关于公民的权利及义务的规定,都会参考英伦法律的相关规定,同他们之前倒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西非洲集团在成立之后,就接手了科洛唯一的电视台以及几家境内最大的报社和广播电台。

这么小的一个地方,面积不及华夏浙省的一半,在巴伦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直接把5个大区变成省,下面划分成市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