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百一十一章 老八还真是没有让朕失望(1 / 4)

加入书签

楚王和张弓彻底收复蜀地的消息传回到京城,令朝堂上下十分欢喜激动。

收复蜀地,一直以来是皇帝的心愿,也是过世的先帝的遗愿。先帝临终时,再三交代皇帝一定要干掉韩忠那个龟孙子,把蜀地拿回来。如今,终于把蜀地收回来,对大周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对于在这次收复蜀地立下功劳的将士们,皇帝下旨厚赏。对主动归降大周的韩忠的大儿子,皇帝也大方的奖赏他。

在奖赏韩忠之前,皇帝曾经和大臣们商议过要怎么赏赐他。有不少大臣提出封韩忠的大儿子为王,让他们韩家世世代代驻守在蜀地,这样能让韩家世世代代效忠朝廷。但是,何相跟刘太师认为这个提议不好。

何相他们觉得封韩忠的大儿子为异姓王,还让他的后代世世代代继承王位,这样只会让他们生出野心,日后他们韩家势必会造反,继续霸占蜀地。

蜀地已收回来,是大周的一个城池,不应该让一家人生生世世掌管。蜀地必须由朝廷掌管,这样蜀地才能彻彻底底归属朝廷。

皇帝认同何相他们的观点,不支持册封韩忠的大儿子为王。他下旨册封韩忠的大儿子为蜀地的太守,由他继续掌管蜀地。不仅如此,还赏赐不少金银珠宝给他。

虽然韩忠的大儿子能继续掌管蜀地,但是他手中的权利会消减很多。朝廷会派新的官员去蜀地任职。至于蜀地以前的官员,有一大半跟着韩忠的小儿子谋反,他们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该坐牢的坐牢,该贬职的贬职。

至于跟着韩忠的大儿子的官员,大部分可以留任,但是他们并不能像以前那样任要职。

除了蜀地的官场进行了一番清洗,蜀地的世家、乡绅、商人等也都进行了清除。

这些世家、乡绅和商人绝大多数都跟着韩忠的小儿子造反,皇帝下旨让楚王和张弓他们抄了这些人的家,抄出来的财产令人惊骇。

皇帝和大臣们都没有想到蜀地这么有钱,抄出来的财产竟比国库的钱财还要多。

早知道蜀地这么有钱,还有那么多粮食,皇帝很是后悔没有早点打蜀地。如果早点打蜀地,国库就丰裕了。

皇帝这次还是派刘太师去蜀地处理后续的事情。蜀地不小,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刘太师今年得留在蜀地过年,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回到京城。

蜀地的军务方面的事情,皇帝交给张弓和宋德康一起处理。几年前,宋德康处理过扬州那边的军务,他在这方面有经验,派他协助张弓最为合适。

张弓要留在蜀地处理军务,暂时没空跟楚王一起回京受赏。不过,他派了他儿子回京受赏。

在年底前,楚王率领着镇蜀将士们凯旋回京。魏王自然跟着楚王他们一道回京。现如今,他们正在回京的途中。

在楚王动身回京前,皇帝原本想下旨接楚王妃和楚王的儿子回京。但是,楚王妃怀有身孕,暂时不便出远门,皇帝只好让她暂且留在梁州。至于楚王的儿子,也因为年纪太小,再加上楚王妃不来京城,皇帝也让他继续留在梁州。

皇帝下了一道赐婚旨意,把李厚慈赐婚给楚王做侧王妃。这道赐婚旨意是李妃亲自向皇帝求的。

李厚慈是铁了心要嫁给楚王,哪怕是侧王妃,她也愿意。如果她不能嫁给楚王,她便要去出家。李仆射他们拿她没办法,只好成全她。

之前,赵曜曾经去见过李厚慈,也劝过她,让她不要把所有心思全都放在楚王身上,她可以去做她想要做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李厚慈太爱楚王。她从小就被李妃接进宫里抚养栽培,而且她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要嫁给楚王,所以她从小心里全都是楚王。长大了,忽然要她嫁给别人,她做不到。

赵曜见李厚慈对楚王用情至深,也不好再劝她去做别的事情。

此时的赵曜,正在楚王府,查看楚王府的重新装饰的情况。

楚王离开京城后,楚王府就一直空着,没人来打扫过。如今,楚王快要回京城,楚王府自然要重新修整一番。

赵曜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心里便放心了。此刻,他坐在炕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

在一两个月前,赵曜把炕弄了出来。这段时日,京城的老百姓都在家里弄了炕。楚王府自然也要弄。

“殿下,这是楚王府,不是您家,您这样大摇大摆地坐在楚王府的炕上喝茶吃点心,合适吗?”同喜吐槽道。

赵曜非常厚脸皮地说道:“四哥的家就是我的家,再说四哥不会在意的。”说完,他在炕上滚了起来,“真暖和,真舒服。”

“殿下,奴婢真的佩服您!”同喜说着,朝赵曜竖起大拇指,面上满是钦佩的神色,“您竟然弄出这么暖和的炕,真的太厉害了!”自从殿下把炕弄出来后,大家都在夸殿下聪明厉害。

赵曜摆摆手,嘴上谦逊地说道:“小意思。”梦中的赵耀的老家有炕,但是他一直不记得这事。一两个月前,他才想起来这事。如果他早点想起来,这几年的冬天就不用挨冻了。

“殿下,有了炕,大家晚上睡觉就不用怕冷了。”同喜他的屋子里也弄了炕,晚上睡觉非常暖和。“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