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5章 朝鲜的皮岛(2 / 2)

加入书签

标就是镇江堡以及宽甸六堡,镇江堡就是后世的丹东,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定辽右卫靠近朝鲜的边境堡垒,驻扎了大兵,宽甸六堡则是李成良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的防备建州女真的据点。

在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王文龙知道后世史料,万历三十三年,此地的人口已经超过六万。而且这些人口的消费力相当强。

直接证据就是原本历史中明军在辽东大败,沈阳一带的明军都跑向山海关方向,而鸭绿江沿岸的明军则集中到了毛文龙的皮岛上。

结果是“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

连大明朝廷都没有想到,辽地会有这么多居民,直接将皮岛变成了一座城市,而且消费力还相当强,光是居民平日烧火做饭用的柴火,就已经将朝鲜沿岸的树林全部采光。

李芳春思索一阵,回答说:“此事我不能做主,待我回定辽右卫为王舍人联系总兵大人,或许能够得到帮助。”

王文龙感激说道:“多谢李将军帮忙,在下便在铁山静候佳音。”

两天之后,朝鲜铁山,一个朝鲜人开的货行大早下板,店伙计将一匹匹丝绸、一筐筐草药堆到了货行门口。

东西刚放出来就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

几个朝鲜商人从远处走来,盯着货行门口的丝绸问道:“这是明国的丝绸?”

这几个商人身后还跟着一群身材矮小面容愁苦的力工,每个力工背上所背货物都有一米多高,货物重量已经超过人的体重几倍,为了移动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只平头的木拐,行走时双手撑拐,双脚缓缓前移,四肢发力才可以走路。

这时领头的商人来问货物情况,那些力工连忙将拐杖支在背后抵住货物,以一个尴尬的姿势半蹲半坐的休息。

这就是朝鲜有名的湾商商团,是李氏朝鲜有名的五大商团之一,以和大明的边境城市义州为中心,专门掌握朝鲜对中国的贸易。

货行的朝鲜小二一脸笑容的上去介绍:“这正是有名的苏州绸布呢,从大明千里迢迢运来的,有一个名号叫做湘妃纱。”

这两天时间毛文龙一直在打点当地的关系,礼物一直送到了四品郡守那里,帮助他卖货的货行则是本地县令小舅子的产业,一批走私货已经被洗白成了高档的进口货。

而这介绍一出,立马就引起一众商人的惊叹:“苏州丝绸?”

那些商人连忙围上去,他们还不敢上手摸,但只是看着这丝绸的色泽和柔软度就连连点头。

“苏州丝绸居然能够运到铁山?”

“明人什么时候走这样的航线了?”

讨论之后就是问价,听到这些货物的价格不贵,那几个朝鲜商人当即便掏钱购买,虽然在朝鲜,但给的却是大明的官锭,这东西信誉很好,毛文龙也乐得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