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章 宗教的可怕力量(2 / 3)

加入书签

恶魔降临人间,所扫视之处皆是死亡:“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信念——信仰!”

“这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力量,它既可以让不同种族的人团结在一起,也可以让血脉相通的人彼此残杀。”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信仰纷争的地方,那么它所带来的战争阴影就会一直存在!”

“信仰!?”

朱棣的不解:“它能够带来战争?”

朱棣对于信仰的了解仅限于佛教,道教这些,还是因为朱元璋起兵造反之前当过和尚。

这种宗教的作用顶多就是给百姓们带来一些心理安慰,凭什么带来战争?

“我可没有乱说话,甚至还有国家因为它而灭亡。”

崔远轻笑,就走回到房间内,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一本《新唐书》。

为了弥补自己历史知识的空白,他平时没事情时就会拿着这些史书查看。

崔远用右手捧着书籍,左手当着朱棣的面翻着,很快就来到了一张他折起来标记的书页,递到了朱棣的面前,朱棣也很配合地抽了上去:“你看吧,就是这里。”

“大概唐朝初年的时候,在西藏高原那里曾经有过一个叫做吐蕃的国度,它最杰出的君王松赞干布,甚至还强迫过唐太宗嫁出公主,也就是文成公主入藏事件。”

现在正在担任拍卖官的李世民所在的大唐时代,因为崔远的干涉而并没有发生这种窝囊事情。

可是大明这里的时间上却没有任何的干涉,文成公主入藏正常发生,并被记录在了史书上。

朱棣点头,示意自己听过此事。

“而在吐蕃之中,存在着一种本土的宗教名为本教。”

崔远一边翻着书页,一边接着道:“本教的实力非常强大,甚至已经到了可以左右王位的地步,为了对抗本教,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吐蕃的统治阶级们想出了一个以毒攻毒的计策。”

“那就是引入佛教,想要借助它来对抗本教,削弱本教的势力,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宗教引入却给吐蕃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听到这里,朱棣额头已经忍不住冒出汗珠。

他对于吐蕃的印象很少,毕竟他和朱标不一样,打小就不怎么喜欢读书。

哪怕朱元璋一再严厉要求,他也只是当做什么都没有听见,经常逃课。

这也导致他对于吐蕃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个国家,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入藏,然后就灭亡了”的影象之中。

朱棣完全没有想到,吐蕃看似平平无奇的灭亡背后,居然还有着信仰的因素。

“可这是为什么啊!一个小小的宗教如何能够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殿下不用着急,听我说完就知道了。”

崔远示意朱棣耐心,继续看着书页:“在一开始传入的时候,佛教被吐蕃的民众视为异端宗教,受到人们的排斥,尤其是本教的信徒们更是将佛教视为自己的心头之患,一直想要将佛教赶出吐蕃。”

“然而吐蕃的统治阶级不那么想,他们看到本教急了,愈发觉得自己做一个明智的决定,于是一路扶持佛教,导致佛家在和本教的长期斗争中,曾经一度占据上风。”

“尤其是这位赤祖德赞的在位时,因为他十分笃信佛教,所以对佛教大加扶持,其力度超过了本土的本教很多。”

“光是在吐蕃内部,他修建了超过千座寺庙,而佛像佛塔更是超过了万尊,这种巨大的经济负担使得吐蕃国内怨声载道,人们对佛教的怨恨也就越来越深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吐蕃新任国主上台之后,便在本教大臣的支持下开始对佛教进行反击。封停了包括大昭寺在内的著名佛教寺院。”

“除此之外,还派兵对其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其中著名的小昭寺竟然直接沦为了牛圈,这样的变化引来佛教徒的一片哀怨之声。正在建设的寺庙被叫停,文成公主时期带去吐蕃的大量汉地佛像也被埋入了土中,僧人被屠杀或者被流放,而寺院的产业则被分给了当地的农奴主们。”

“经此一难,吐蕃的佛教遭受了灭顶之灾,大量僧人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因而对毁灭了他们所有的吐蕃朝堂十分痛恨,甚至刺杀了吐蕃的国主。”

“从这个时候开始,吐蕃整个国内的局势就陷入动荡时期,并且因为统治过于残暴,本教的独大招来了整个社会的抵制,因而自此没多久,吐蕃就灭亡了。”

“原来是这样……”朱棣感觉自己收获良多。

一个曾经压得大唐嫁公主的强国,最后竟然因为一个小小的佛教而灭亡,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无限唏嘘的事情。

“所以崔神仙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贩卖琉璃来传达一种信仰,然后用这种信仰引爆北元内部的矛盾,从而致使他们陷入到无尽的内战之中!”

嘭!

崔远合上《新唐书》,打了一个响指:“燕王殿下果然聪慧,一点就通!”

“其实吐蕃和北元虽然相差了近千年,然而在很多方面上它们其实十分类似。”

“最明显的一个点就是。它们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团结一致,然而内部却早已暗潮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