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二章 落地生根(上)(2 / 3)

加入书签

要能治病,还要能解决问题。

不仅能为农民解决问题,还要团结下乡的青年一起为农村解决问题,起到他们下乡该有的作用。”

在杜老爹看来,李胜利这话的理论水平就很高了,跟他出国之前发表的一些报道一样,很贴合时势。

不管他的目的如何,这样的赤脚医生,就是下面所需要的,遍地开花之外,自家女婿还在谋划着落地生根。

真要是促成了小手工业这事,跟李胜利说的一样,下面的赤脚医生,就可以交好绝大部分人了。

“胜利,如今刚刚疏散,即便有备战、备荒的说法。

但专列前脚出城,咱们后脚就上经济项目,会不会破坏大局?

领导办公室这边本就艰难,再惹回来分庭抗礼的人,领导恢复生产的想法就要落空了。”

理论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方法好用,从大局来看,不管战略上打不打,战术上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即便有备战备荒的说法,但搞外汇跟储备物资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发展小手工业本就不合时宜,杜老爹这边不仅是有顾虑,而且顾虑很大。

“爸,您这就说错了。

如果把备战、备荒之后再加一个促生产呢?

当年南泥湾的大生产,现在未必不可以搞的。

以小手工业产品换外汇,外汇换粮食,也是备荒的一种准备。

如今的大前提是备战,老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促生产,我看还是可以写在备荒前面的。

加上‘促生产’这三个字,备战、备荒就是两条腿走路了。

也只有两条腿走路,我们的备战、备荒才能走的更长远。

如今的战时状态,虽说可以将绝大多数人的力气聚集在一起,可这仗一旦打不起来。

现在凝聚力气所消耗的物资,就是对将来产能的透支。

我们的经济结构本就虚弱,透支的恶果,一旦落了下来,五八年之后的事,可能就要重演一遍的。

老爷子跟领导,怕是都有这方面的担忧。

爸,您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促生产’这三个字,意义也是跨越性的。

再有,老将老帅们下去,也是按照铁路沿线走的,有这些老将帅在下面看顾,促生产,也会轰轰烈烈的。

只是,这功劳,您就不能一个人扛了,得让领导分担一部分,王前进的干娘分担至少一半。

没有这样的和光同尘,这条路也是不怎么好走的……”

李胜利的前半截,或是绝大多数说法,杜老爹听得眉飞色舞,只是提到王前进干娘一节的时候,老杜的脸色就沉了下去。

“胜利,事情不好这么做,做了,原则就不在了。”

王前进的干娘,虽说隐为杜丁王谢四家的助力,但真正要接触了,杜老爹这边的态度,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爸,这事儿用不着您的。

还得让领导开口,您最多只能是个辅助。

最好给老爷子的电报,也让王前进的干娘来发。”

在李胜利看来,王前进干娘这茬,杜老爹就是想掺和,现在也有些不够格。

只有领导跟王前进干娘共同发力,小手工这茬才能做的轰轰烈烈。

“胜利,这事还有别的牵扯?”

话到此处,杜老爹的收获已经算是盆满钵满了,但是,小手工业产品,不单单是涉及到国内的,接下来,杜老爹看的就是贤婿的格局了。

“爸,咱们之前虽说跟汇丰有合作,但这也仅是小手工产品之中的一部分利益,最多不超四成的。

剩下的六成多,则是在国外的销售环节,除了终端获利,再去一两成,剩下的三四成,就在批发环节了。

骄阳在国外的投资,如果顺利,余下的这六成多的利润,她那边未必不能吃下一半的。

吃下去这一半,骄阳还要反馈出一半,用以购置合用的机械运回国内。

促生产,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循环,这个循环之中,会有农村大队的初级社,也会有村集体所属的企业。

如果单一产品的需求量大,还可以统合村集体的企业、合作社,进一步组合成乡镇企业。

如果产品需求还大,那就是县域经济体了……”

从合作社到乡镇企业再到县域经济体,这就是杜老爹想法之中的盲区了,这些是有特色的经济体,没有后世的总结,现在就叫做创新。

“好思路!

能不能再深入的说一下……”

之前的促生产之类,老杜自己也有印象,虽说看不到透支经济潜力的结果,但让他谋划一下,也能让农村的小手工业有所发展。

但像李胜利这样,几乎是将小手工业的发展理论化的说法,杜老爹自忖是做不到的。

“到了县域经济体,就又要跟您割裂出的轻工部分挂钩了。

需求有大有小,大的单子,轻工企业有其规模优势,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但有大单子,也会有小单子,大企业做小单子,不仅会增加管理上的成本,实际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的。

大单子大企业来做,小单子就该是从上往下推了,船小好调头,咱们在要求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