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方献药(下)(2 / 3)

加入书签

了,等到听完,微微发颤的手心里,已经多了十几缕长须。

之前史老说及李胜利这个年轻人,不仅杀伐果断,还行事毒辣、棘手,蒲老作为袍哥地方出来的大医家,也不是没见过江湖事。

谁曾想,听到的江湖跟见到的江湖完全不是一个样的,这位年轻的医界霸王嘴里的江湖,听上去就是累累白骨遍布的样子。

这小崽子不仅要凭一本伪篡的方书钓杀各国特务,绝毒之处,还在那方书本身之上,以人试伪方,医者仁德可是分毫不存的。

至于威胁上位,蒲老就权当没有听见了,此子心性歹毒至斯,威胁上位不过随口之言罢了,这不跟家里小孩急了骂人、打人一个样。

李胜利这番话说完,十几个老汉可真就是老汉了,一个个都成了耳聋眼花、老眼昏聩的模样。

说句不好听的,六十往上的大医家,哪个又没经历过战乱与江湖,能混到如今还得大医家之名号,除了医术不差、心术一样不差。

心术差了,就要跟柳爷的那俩师兄一样,湮没于史海钩沉之中了。

“格老子滴!

人不大,江湖倒是歹毒。

此事既涉及到了特务,我看也由不得我们医界专断,如你所言,上书言事吧!”

那话怎么说来着,自家的孩子自己疼,见蒲老一句江湖歹毒,就把李胜利连医者仁德都不要的话,遮了过去。

他身后的十余老汉,也对蒲老投去了鄙视的眼光,这老货,老了老了,护犊子的本事倒也跟着岁数一起涨。

不过对于心思歹毒的李胜利,十余老汉也没露出什么轻视的眼神,在座之人谁没红尘之中挣过命?

医者,鬼门关前阎王敌。

见惯了生死也见惯了歹毒,凭李胜利刚刚表现出来的技艺,以及他的岁数,还有他正在做着的事。

如今的中医界,缺的就是这么一个白脸的恶人,没这恶人维护,现时的中医界,怕也是难得安稳。

除了庇护各地及京中的名老中医之外,十余老汉此来,还为那中药材的二百七十九倍涨幅。

老汉们不懂经济之道,但知道二百七十九是多大的倍数,也知道什么叫做应收尽收,对于国内药材市场的产量,他们也是大致有数的。

应收尽收之后,再加二百七十九倍的涨幅,李胜利这是帮着国内,一年收了至少三百年的药材钱,人不歹毒一点,能促成这事儿?

蒲老开口,众江湖老汉点头,整理献方献药之事,也就有了首尾,自然是万百千这样的次序。

万应灵方涉及国事,自然要放在首位,百姓土方涉及赤脚医生下乡,自然是其次的,至于千家妙方,也不是啥新鲜事,自五八年始,同样名字的方书,怕是没有十本八本,三五本还是要的。

所谓上书言事,也不过是蒲老领衔,跟李胜利于细则上对上几句,书写之后,再换成自己的言语,遮去李胜利这小子的桀骜光芒而已。

讨论完毕,李胜利起身,对着十余京中大医家,一躬到底,诚心谢道:

“多谢诸位前辈,体恤小辈的无奈。”

致谢,李胜利也是真心实意的,除了柳爷跟半个史老,还没人见过他的歹毒心思之后,这么尽力维护的呢。

之所以说是半个史老,那就是史老见了他小人物的狠辣之后,还是有所保留的。

“你还能知道无奈,也不算药石难医之人,非常时刻行非常之事,我等老迈之人,也说不出什么。

总有风停雨住的一节,之后要言说的还是医者仁德,不冲别的,只冲你能一人在邢州野战医院五天五夜不眠不休,我等就认可你的医德。

但少年躁动,直中取之事还是要少做,做的多了影响心性。

听闻你给老史备下了金丝楠的寿材,还要将他葬在虎峪附近的药王庙。

这事儿,不知老朽等人,可否占上一棺呐?”

听着能充分理解自己的蒲老等人,李胜利的心里反而有些发堵,这些医界前辈,怕是跟史老一样,预见了中医大传承的不济之处,但人老力衰,或是迫于形势,只能无奈观望。

至于寿材一事,九成九的名老中医都想占上一口的,回了故土,难免临了还要过一遍水深火热,这些个老派人,就没有不喜寿材的。

听说山上那边的医家们,早就开始按照身长分配寿材了,这对李胜利而言,倒是小事一桩。

实在不够,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有的是大树,京中做寿材的手艺人,虽说凋零的差不多了,但那是四九城,找找总会有的。

“山上村的别院,自然欢迎蒲老等人入住,只是除献方献药之外,蒲老去见领导,还要带去一番话的。

此次应收尽收,也要分清了主次,草木类的尽收,也不分山林田地的,无非筛选的时候优中选优而已。

这样一来,草木类药材,遍及山林田地,产量必然极大。

待草木之类收完,再收根茎类的,中药材之前还有个冬采的。

药王爷言说,冬采之药成色足,国外那些个洋货,吃了大笔的草木类之后,必然会畏首畏尾的。

咱们再给他来个道地药材的冬采好药,让港城那边的同仁吹嘘宣扬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