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五章 山上(下)(2 / 3)

加入书签

五个小时的睡眠,应该够了。

“叔儿,这房子真不错。”

与山风相比,刚刚小叔李胜利的眼光更为冷冽,怜悯的看了一眼识不得眉眼高低的小姑李映红,肖凤赶紧交出了自己的投名状。

“映红,医宗金鉴还是要快一点背完的。

听说最近很多人在背文选,我看你也拿起来吧。

明年夏天之前,文选、医宗金鉴都要背过一遍的。

你看还行吧?”

作为哥哥还是要光明磊落的,给妹妹布置好了任务,李胜利这才转身看下一个院子。

“哥,你能不能让妈别督促我们了?”

一听哥哥要给自己加担子,李映红脸色惨变,这时候才想起来哥哥在老娘面前的话语权。

于是就想让哥哥帮忙给减减负担,至于背文选的话,则是被她忽略了。

见妹妹默认了背文选,李胜利点了点头说道:

“好,我回家给妈说说,但你也知道咱妈的脾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说了可不一定好使。

万一妈那边生气了,你可别怨我。”

看着掉进小叔陷阱的李映红,肖凤真是很可怜她,这话完全就是反着说的。

可惜小姑李映红涉世未深,还在乐滋滋等着哥哥去老娘那边说和呢。

转了几圈之后,李胜利对山上村的别院,也就大致有了印象,除了十几处长时间没人居住,房子有些破败之外。

绝大部分的房子,连门窗都是完好的,除了院里杂草落叶厚了一些,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即便是是破败的房子,结构上也一点问题没有,只不过太长时间不住人,门窗有些朽坏而已。

从一些半截墙的院子往里看去,房子里的家具都在,当年分地分房,山上村这边做的很是潦草。

山中小村,本就不显眼,加上路远人口少,没人处理也在情理之中。

山上村唯一不方便的地方,应该就是没有通电了,毕竟山路悠长,村里的人又少,还欠着公社的公粮。

通电现在也不是什么政策,没人给拉电线,也算可以理解。

能保住这片别院,山上村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要是在马店集附近,恐怕分不下去,这片老宅院也会被拆掉的。

风雨过了,这片别院的命运大致也是被拆毁,如果能拖到八几年物资丰富了,或许会留下几座。

“小叔,山上村的人有点没礼道啊,就把咱丢这了?”

李胜利在石板小街上溜达,收拾好马车的赵有方,也走到了跟前,说起了杨文山、杨玉莲的无礼。

“人家不是没礼道,而是关门开会去了。

杨文山那人不成,杨玉莲还是挺厉害的。

山上村的人虽说不多,可肯定不是一条心,带着我们去开会。

万一村里人说了什么怪话,咱们就没面子了。

客套要分时候的,等他们村里一致了,礼道算什么?

杨玉莲的胆气、魄力,你爹也比不上的。”

赵家老大赵有方,应该是下一任的洼里支书,赵老二不成,性格虚浮、做事行险,不是一个好的带头人。

至于老三赵有钢,太小,看不出心性,如果跟赵老大一样沉稳有本,到时候不一定会困居山村的。

既然心里内定了赵老大是洼里下一任的掌舵人,顺手指点一下,让他学学村里人的心术,也是应该的。

“就她?比我爹的胆子还大?

小叔,她哪里胆大有魄力了?

您给我说说……”

在偷师上,赵老大倒是跟赵老二有些相像,也可能是家里老人给过他指点,让他不明白就多问。

看了看身边的肖凤跟妹妹,李胜利伸手挡了肖凤一下,拉着赵老大就往下走了几步。

妹妹李映红的心眼多少差点,有些话是不能让她听的,李胜利拦住的肖凤,就是让她挡住妹妹的。

“没看杨玉莲穿的是男人的棉袄啊?

你没见女人穿的斜襟棉袄,领口都是两个布扣吗?

这小寡妇敞着顶扣出来,那是要玩命的。

小寡妇的意思是,只要对山上村好,命她都能舍,别的更可以舍。

这话听明白就成了,你小子要是敢在村里弄骚事儿,回家仔细你的皮。

你来说说,怎么能让山上村过的好一些?”

给赵有方分析了一下山上村的小寡妇,李胜利也没让他闲着,给了他一个问题。

“还能干啥,采药呗!

这里我来三年了,山上下来的草药,在上面戏台晒上两天,拉一车回去就是百八块钱。

杨大伯也想采药来着,可他们村里人不怎么会。

听我爹说,他们村有一年,三个壮丁迷在了山里,第二年还是我们村的人把散碎的骨头架子,从山上背出来的。

按我爹的说法,人要倒霉了,放屁也打脚后跟。

其实他们村下面的沟里,就有不少车前,就是沟不好下,出点工打个土台阶下到沟里,这一村人,一天怎么也能拢个千八百斤的。

药材公司收草药,枯草这类的,一般都是两三毛一斤,采药季来了,一天一村人光弄车前草也能弄个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