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获颇丰(上)(2 / 3)

加入书签

里的懵懂想要献身,没想到遇上慢慢黑化的李胜利。

两人交心的谈话,一下就击碎了少女心里的绮念,心黑的李胜利,没给少女任何上位的机会。

要么俯首,要么远离,这让少女肖凤的心里,多了许多纠结。

没吃早饭没洗脸,两人一路疾行到了医务室门口,就听到了王庆平在骂骂咧咧的数落车把式。

“李胜利,快给支书看看,快到村子了,支书打了个盹,一下就从车上掉了下来。

小腿有些变形,应该是骨折了。”

听着不明就里的马凤霞说出经过,李胜利点了点头。

只怕有人猫了王庆平一路,到了洼里村口才找到踹他下马车的机会,被数落的车把式,应该也是同谋。

这些对李胜利而言,只能是末节,人家老支书调理儿子,只要没死,现在说来也不算犯法。

自己保证他不残疾,就是对马店集老支书最大的支持。

“别说话了,骂人动气,血随气动,要是内里骨伤见红,你这么动气,只怕会大出血的,那玩意儿要命!”

一句话慑住了嘴里骂骂咧咧的王庆平,李胜利让车把式给他卷起了裤脚,伸手摸了一下。

对于王庆平的伤情,他很快就有了诊断,双下肢骨折,断口清晰。

看来马店集的老支书还是做过一些好事的,不然让马车碾过双腿的王庆平,就不仅仅是四处断口了。

骨折这种伤情,很多时候真是得看运气,一下将迎面骨也就是胫骨,轧成粉碎性骨折的,李胜利见的多了。

这货四处骨折,只有四个断面清晰的断口,车把式手艺好,显然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只能算是王庆平得了老支书的余荫,运气好到离谱了。

“没多大问题,卧床半年之后,休养一年,多半不会留残疾的。

马凤霞,你那有绷带吗?

没有就给我找几副绑腿,再弄点木板。”

虽说王庆平的双腿都扭曲了,但再李胜利看来问题不大,接好了骨茬,两三个月下地是没问题的。

不过考虑到即将到来的风雨,为了不让王庆平这缺德货提前出来搅风搅雨,他的医嘱就下的有些违心了。

卖了全村人的口粮为自己铺路,王庆平这货跟汉奸没两样的,让社员饿了肚子,毁的是一个村的根基。

公粮该交还是得交,但要有个限度,让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吃不饱饭,那多半就要出问题了,怠工只是初期。

时间长了,饿的乱了心,社员们敢让整个村里的粮食绝收。

真到了社员只能用自留地糊口的时候,别想着人家有多高的觉悟,大队产不产粮对社员们而言就无所谓了。

无非他们也吃不上地里的粮食,绝收与否跟他们关系不大,照顾好自家的自留地就饿不死。

或许多绝收几年,上面还会发救济粮呢!

肚子跟嘴的事儿,看不看觉悟也就那样了,吃的上饭饿不死,觉悟怎么说怎么有。

吃不上饭了,就别说觉悟的事儿了,绝收个三两年,上面的人急了,地里的粮食也就有种地人的份儿了。

这样的抉择,对种地的人而言,真的不是很难。

在王庆平的几声惨叫里,李胜利给他复位成功,绑上之后,就剩将养了。

“这腿没事儿,动了夹板,一个月之内我还能接上,只是恢复的时间会变长。

三个月之内,最好不要掰腿,断了茬口,好的就慢了,再接续起码得半年才能长个差不多。”

起身仔细的跟王庆平说了医嘱,确认车把式听清楚了,李胜利这才看向马店集来的马车。

与上次差不多,这次马店集来的马车,有两辆上面装了不少东西。

圈椅、条案、花架这类在农村不怎么实用的家具也有不少,带着宝蓝色书套的书籍,也摆满了车斗。

“马凤霞,这啥意思啊?”

马店集老支书的前倨后恭,李胜利看在了眼里,看人下菜碟呗!

“你给我们村治好了十多个壮劳力,这是老支书发动社员们一块收集起来的。

当做我们村这两次给你的诊金。”

聚筋、腰伤,对西医、对医院而言可是疑难杂症,李胜利可以捋一下就治愈的骨伤。

到了医院,可就不一定能弄的明白了,腰伤,再过六十年也是疑难杂症。

劳损伤更是疑难杂症之中的疑难杂症,轧钢厂的医院都治不了的伤患,乡公社的卫生所,一样抓瞎。

李老爹的腰伤,为啥要用柳爷带着粟米、粟壳的汤药,没别的原因,医院治不了也治不好。

就是中医伤科高手,收拾起腰上的劳损伤,也不见得能药到病除。

对李老爹这样的重体力劳动者尤其如此,或许前脚刚治好,他回厂里,拿一下工件,就再次复发了。

病根在生计上的劳损伤,想要真正的治愈,首先就得把生计丢掉,这哪是那么容易的?

马店集这次来的人,腰部损伤的占了一大半,里面还是有不少装病的。

李胜利这次连屋也没让进,一边让他们卸车,一边收拾伤患。

车卸完了,他的活也干完了,这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