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章 珠珠厌学(1 / 2)

加入书签

许春英败下阵来,但其他人依旧没有散开,张秀花依旧叨叨个没完,她捏着嗓子学着大家的说话呛调,“如果你们被别人说,你怎么这么懒,这么败家,你开心吗?继林还只是个孩子。他的心理素质还没我好呢。万一抑郁怎么办?”

社员们听得一个头两个大,这秀花说话怎么文绉绉的,还有“心理素质”和“抑郁”啥意思啊?这心理怎么还跟素质扯上关系?抑郁又是个啥?!

大家立刻开溜,同时也要提醒自家人,别在张秀花面前提孩子不好,要不然她真能不给面子,直接跟你干架!

张秀花在解决完这些碎嘴子,没有急着去上工,而是去打谷场,想看看继林有没有受影响。

但是却没找到继林,她问了红文。

红文指着村子,“他回家了,说是要找个东西。”

他眼睛一亮,“来了!”

张有花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就看到继林正飞奔着跑过来。真难得!这孩子干什么事情都是慢条斯理,别人急死,他都不会加快速度,现在可倒好,居然跑起来了!

他手里拿着一个板凳,哦,不!他把板凳的四条腿卸下来,将其中两条腿往中间凑了凑,也就隔了一拳距离,中间又加装铁片,说是铁片也不恰当,因为他是把家里的镰刀柄卸掉,把镰刀的头留下,用钉子给固定好。

继林看到张秀花,叫了声“妈”,就兴冲冲坐下来,开始实验他的简易板摘花生神器。

他将板凳放到地上,两只腿固定,然后将花生秧放到中间部位,当他朝外面拽的时候,花生果和花生秧一分为二,花生果掉落在地。

“哇!这个更好,更实用!一次可以拽掉这么多!”红文凑过来,也想试一试。

继林大方地将板凳递给他,然后自己在边上观察。

还别说这东西比自行车更为实用。自行车一次只能摘几颗,但是这个一次可以拽掉十几颗,当然它用到一点力气。

其他人见到这一幕,纷纷凑过来。

“哎,你还别说,这个更好!摘花生更省时!”

要知道秋收是东北最繁忙的时节,他们不像南方双抢抢时间,但是他们地多,收粮食的时间需要一个月。这段时间不能下雨,要不然粮食就有可能发霉。

现在有这个摘花生神器,而且它用到的东西大多数是木头,李家屯有山,山上有的是树木。只要再找农机站再定点铁片,这就可以节省大部分人力。

大队长听到这边的动静,也凑过来看,左看看右看看,越看越觉得这东西不错。一次就能拽下许多颗。当然一次拽不干净,但是剩下的漏网之鱼摘掉就行。可以节省力气。

大队长看向张秀花,眼里带了几分羡慕,“我一直以为你家继东是最聪明的,没想到继林这孩子不比他哥差!回头我让会计给继林这孩子加五十分。奖励他为队里做的贡献!”

继林双眼亮晶晶的,还有点小羞涩。又有被夸奖后的骄傲与得意。其他孩子齐刷刷看向继林,眼里多了羡慕的情绪。

继林居然被大队长夸了。他可真了不起!

要是国祥在家,肯定打翻醋缸子。

张秀花摸摸继林的脑袋,语气也是同款的骄傲,“这孩子喜欢动脑子。他就爱鼓捣这些。只要对队里有帮助就行。”

大队长那张老迈的脸上全是褶子,“有帮助。太有帮助啦!回头我就找农机站定铁片,让全村都用这个摘花生。”

大队长一走,其他人立刻聚过来,想试一试这摘果神器。

社员们时不时就发出惊呼声,“哎呀,这个好!省时省力。比摔打更省力气!”

大部分社员并不是摘花生,而是摔花生,但是这个需要用到胳膊肘的力气,摔了一上午胳膊又酸又疼。但是这个就不一样了,用的力气不大。

张秀花见社员们都觉得好,与大家说说笑笑,就回了地里。

到了下午,全生产队的人都知道继林把家里的板凳拆了,弄了个摘果神器。虽然有点败家,但是这次的东西惠及全生产队。因为大队长说了这东西好复刻,他打算多做些,大家以后都能用得上。

这话一出,生产队的人集体陷入沉默。

之前批评张秀花惯孩子没边的社员们心里五味杂陈。

有些人暗自庆幸他们没跑到张秀花面前说继林的坏话。而有些人却尴尬了。

尤其是与张秀花大吵一架的宋平梅,与张秀花意外撞见,她拉不下脸来道歉,只能躲开。

天黑后,张秀花叫孩子们回来睡觉。宝林从外面蹦蹦跳跳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捆芹菜。

“哪来的?”

宝林指了指外面,“门口捡的。”

张秀花疑惑,可是随即想到什么,又笑了,“没事!你们快睡吧。”

第二天上工时,张秀花就注意到宋平梅,对方眼神躲闪,但是当她看过去时,她又坦然自若。

要不是做贼心虚,她为什么会是这个表情。张秀花猜测芹菜一定是她送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还是同一个村子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张秀花没打算与对方老死不相往来,于是打了声招呼,“你活做得不错。”

宋平梅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