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分期付款(1 / 1)

加入书签

下完单子,约定明年三月可以过来拖。

张秀花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笑眯眯询问,“我来厂里,我们大队长让我帮忙问问手扶拖拉机,现在多少钱一台啊?”

销售主任眼睛还亮了一瞬,“还是那个价,3200,今年一直没变过。你们生产队要买啊?”

张秀花打着哈哈,“我们生产队确实想买一辆拖拉机,但是价格太贵。你们能欠款吗?”

“我们没资格批条子,得领导批。只要上头签字,我们厂子会配合。”销售主任没有把话说死。

张秀花听出来了,这时候的工厂只管生产,别看有个销售主任,其实也就是名头好听。他们压根不会下乡推销,全指望上头领导帮忙指派。

还别说,有的公社厂子多,有钱,领导就能同意先打欠条,提前开走几台手扶拖拉机,等公社有钱,再将欠款还了。这就叫打白条。当然也有可能收不回来,出现烂账。

可是五星公社只有一家窑厂,却还不怎么赚钱。公社就算想打白条,上面领导也不可能同意。

全款买肯定是不可能的,张秀花于是打起别的主意,“王主任,不知可不可以分期付款?”

王主任怔了怔,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不过他到底也是知识分子,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她的意思,蹙了蹙眉,“你们想分期多少次?”

“一次就拿3200,队里肯定掏不出这么多钱。但是分为三年支付,还是没问题的。”

李家屯地多人少,每年下来的粮食,有两成交公粮,四成分给社员,剩下的都是卖给粮站,价格自然比粮店卖价要低。也是这年头的人胆子小,如果生产队领导胆子大一点,完全可以弄点粮食到黑市。

之前分粮食时,张秀花问过大队会计,每年队里能够结余两千多块钱。注意这是全队的钱。一分不发给社员肯定不行,拿一半分期付款,或许他们还能咬咬牙答应,

王主任摸摸下巴,有些迟疑。

张秀花又下了一记重锤,“如果我们付不出尾款,你们农机站可以把拖拉机开走。你们又不吃亏。刷上新油漆,照样当新的卖。”

这时候不存在二手拖拉机,因为没有哪个生产队会舍得转让。

王主任还真心动了,不过这么大的事,不是他一个人能拍板决定的,当然他不能跟张秀花实话实说,于是就反问对方,“你能做得了主?”

张秀花自然不能怵,拍着胸脯保证,“我能!只要你们这边同意,我立刻带我们大队长过来签字交钱,按手印。”

王主任让她等等。回头有消息,他会让张三喜帮忙转告。

张秀花担心对方不尽心,出了农机站,扭头就去了家属区。

张三喜还在上班,不在家,倒是他老婆刘芳芳在家。

张秀花拎着一袋水果和两瓶二锅头登门。

刘芳芳有些受宠若惊,“这怎么好意思。上回还麻烦你帮我们换被子。这礼太重了。”

张秀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这水果是感谢三喜帮忙。这二锅头是想请他帮忙转交给王主任。生产队一直想买辆拖拉机,但是钱太多了,我想分期付款。王主任说会跟领导商量。能不能请三喜帮忙美言几句,极力促成此事。”

刚刚在厂里,她不好将礼物拿出来,担心影响不好。将王主任约出来谈事就更不妥,孤男寡女,怕落人口舌,还是让张三喜帮忙。上回她见张三喜跟几个哥哥吵架,那口才不是一般的好。

刘芳芳得知是这事,也就不再推辞,细细问了她关于拖拉机的事,问清楚后,她表示一定会帮忙带到。

张秀花还要回家,说完这事,就告辞离开了。

刘芳芳还想留她吃饭,张秀花知道她也就是客气一下,这年头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他们也就是普通朋友关系,哪里好意思在她家吃饭,与对方客套几句就拒绝了。

回了生产队,张秀花径直去找大队长。把自己的提议说了。

作为生产队大队长,他不可能没想过拖拉机。有了这机子,他们社员能省多少事。之前他打过白条的主意,但是他在公社没有人脉,他也没有脸申请。听到可以分期付款,他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要是能成,那可太好了。”

大队长喜滋滋道,“如果有拖拉机,我们就可以多种几响麦子。到时候就能多得抱芯白菜。”

之前张秀花就好奇,冬小麦可以早点收,收完就能种抱芯白菜,为什么李家屯种的麦子不多。后来她才知道,他们不是不想多种麦子,而是条件不允许。

东北这边种不了冬小麦,种的都是春小麦。四月份撒种,但是要提前秋翻地和旋地。但是要赶在上冻前,就得是粮食刚刚收完,就得刨地,犁地,全生产队一起干,也只能种那几响。过了时间,天气转冷,地上冻,那就刨不动地。

他拍着大腿,“好!只要农机站能同意,我会说服全体社员扣一半钱留着买拖拉机。”

张秀花原本还以为自己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对方立刻就答应了,没了她的用武之地,她就想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