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你俩这是制糖呢?(1 / 3)

加入书签

小院里。

四周的摄像机早已经架起。

院子中间架着几口大锅,角落里还有一架叶落自己设计的一款简陋的车。

赵总监他们也带着采集好的原料回来了。

叶落要熬制的品一共有四种,红、白、冰和饴,这四种品所用到的材料并不少。

赵总监他俩雇了一辆车才全都给拉回来。

一大堆的甘蔗、甜菜,还有一些红薯、玉米。

其实古法制和现代化制工艺差不多,从古至今原料基本就是这几样。

正所谓南甘北甜,因为古代受交通和气候的限制,南方制作品的原料基本都是甘蔗,而北方则是甜菜。

当然,这里的甘蔗品类不同。在古代的时候甘蔗一共分为两种,像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甘蔗名为“果蔗”,并不作为制原料。专门用来制的名叫“蔗”。两者相比,果蔗茎秆粗大、绵软,所含植物纤维较少,不易划伤口腔。而蔗则要细的多,形状类似芦苇,皮坚且锋,但含量很高,所以多用来制。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还有饲料甘蔗、能源甘蔗和纤维甘蔗。

至于北方种植的甜菜,也同样有多种。根据种类的不同,不仅可以用来制,还可以入药,甚至是制作颜料、酿酒等等,其形状就和大红萝卜差不多。

此时,摄像机已经打开了。

节目组一些年轻的小伙子,正帮忙往院子里搬原料。

叶落在这边生火,赵总监过来问道:“叶老师,还有我们的事不?”

“有啊,你们把甘蔗切成小块,然后去那边榨汁。“叶落说道。

“切多少啊?”赵总监问道。

叶落瞥了一眼那边得有十几根甘蔗,故意说道:“适量即可。”

赵总监一听这话,差点没炸毛!

神特么的适量即可!

赵总监咬牙道,“不行!你必须得说个数!”

摄像小哥小哥也是老手了,镜头可劲往赵总监的脸上怼,他那从不情不愿到勉为其难再到现在咬牙切齿的表情变化,是一点也没落下。

叶落笑了下,也不逗他了,说道:“你和邓导一人榨五根就行了。”赵总他们买回来的甘蔗品质不错,十根大概就已经足够了。

“一人五根是吧?行!”

赵总监感觉这还行啊!

不算太多!

招呼上邓导,一人拉着几根甘蔗就去墙根边削皮去了。

其实不管是现代手段还是古典技法,都有不用削皮的办法。

就比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广东、福建一带用来榨取甘蔗汁用的那种车,上下有两个大实心的木质滚筒,将整根甘蔗放入这两个滚筒之间,榨出来的汁水,直接流进下方的木桶中。这其实就是现代甘蔗场榨汁机的雏形,只不过当时的器材比较简陋,榨汁效率比较低。而且,这种车的复原难度稍微高了一些,叶落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方法。

叶落制作的这个车,比较简易。用一个半米见方的圆形木桶,固定在一把矮椅子上,大约离地三十公分,在木桶侧下方四周开有四个小孔,小孔内插上空心竹管导流。

使用时,只需要将切好的甘蔗块,放入木桶之中,用圆木杵来回反复捣锤则可。

这种车类似于石制车,但结构却要比石制车简单的多。

速度虽然比较慢,但榨汁效果却好得很,基本可以将甘蔗中的汁水榨干。而且,这样榨取出来的甘蔗汁也比较干净。

当然,就是有点费人罢了。

很快,赵总监和邓导俩人一人一把木杵,就开始捣上了。

这边,叶落在生完火之后,也没闲着。

叫上唐柔,开始教她如何处理麦芽和红薯。

“麦芽要切碎,能切多碎就切多碎。”

麦芽、红薯、糯米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制作饴的,现在也叫麦芽。

为了方便拍摄,案板也被搬到了院子里。

叶落和唐柔并肩站在案板前,“红薯要洗干净切成片。”

“就这些么?”唐柔问道。

“伱先切好。”叶落道。

唐柔点了点头,弯腰捧起一大捧新发出来的麦芽,摊在案板上。

拿起菜刀,几乎没有什么犹豫,非常熟练的就切了起来。

“哐哐哐~”

唐柔专注的看着案板,就看她用菜刀的这样子,绝对不是新手啊!

尤其是在切完麦芽之后,切红薯片的时候,那刀工看的叶落都有点惊讶。

专业啊!

这唐天后绝对没少做菜!

要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利索的刀工!

想到唐柔这大天后竟然还会做菜?

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别说唐柔这天后了,哪怕是普通女生会做菜的都不多吧?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人家不仅会,而且看样子还很熟练!

纯纯的魔幻现实主义啊!

不一会,唐天后就按照叶落的要求,将这些原料处理完了。

麦芽切碎,红薯切片。

“将红薯蒸熟,顺便将糯米也蒸了吧。”

饴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而且自古至今的步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