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8章 让皇帝背黑锅(2 / 3)

加入书签

能换他们一只羊。

“嗐,在边塞顿顿离不开奶肉,不喝茶解不了油腻,这茶喝来喝去,还是喜欢黑茶砖,黑茶砖里的又最喜欢你三原茶庄伏天制的伏茶,味道更好。”

“阿兄这口味是越来越重了啊?”怀玉笑道。

武怀玉现在算是大唐最大的茶叶商,不仅拥有大量的茶山,把握源头茶叶,也有许多茶场,生产制作毛茶。

草原牧民家里,其实一家放牧几百只羊,却也不是经常能吃羊的,主要还是以奶为生,羊都吃了卖了还怎么生活,牛羊对他们而言就如中原汉人的土地,那是根本。

而一些商贩牵着骆驼深入草原部落买卖,这糖价格就更是打滚的往上翻,而且那些商人一般都是以物易物,里外里还要再赚一层。

这几年大唐把周边部落打的臣服,对于许多商人来说,这真是黄金时代了。

大唐也享受到了不少红利。

一来是胡人的牛马等大量输入,让大唐现在战马前所未有的富裕,民间骑乘马匹,用马挽车,也都大大方便,提高了交通、运输的便捷。再则羊、乳,皮毛等的大量输入,既丰富市场,又实惠百姓,朝廷还得税。

而另一方面,就是大唐打开了许多新的广阔市场,大量手工商品获得更多销路。

那些胡人贵族们也是跟着收税收到手软,同时他们也充当着二道贩子的角色,跟着大肆获利,赚来的钱自然是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手里有钱又有渠道,便更方便买买买。

正因如此,

这次朝廷让突厥复国,让李思摩带着内地的十万帐突厥部众返回阴山以北,好多在内地过的很潇洒舒适的突厥人不乐意了,尤其是那些部落首领,他们既是部落首领,又还当着大唐的官,

不用打仗,也不用担心别的部落来抢草场地盘,在内地毫无压力,只用享受了。现在要回到阴山以北,要在薛延陀人南边安家,他们可没几个愿意。

现在好多突厥贵族哭着喊着,希望天可汗取消复国旨意,他们不肯复国,他们也不愿意承认思摩这可汗,

他们说他们都是大唐人,只承认天可汗。

他们甚至要易服改发,要当一个真正的大唐人。

说到这事,怀义也有些无奈了,他现在管辖的地盘很大,大半要北迁的突厥人,都在他辖下境内,

要是那些人不肯走,会很麻烦。

虽然皇帝也同时一部份人留下,打散安置,编户齐民,不再是原来以部落内迁自治的那种羁縻管理方式了。

可现在那些不肯走的家伙,明显是还想继续维持原来的那一套羁縻自治,国中之国的。

不过武怀玉没太担心,

皇帝旨意一下,

突厥人北迁那是大势所趋,由不得他们想不想走。

怀玉给他提了一些建议,又答应会给怀义安排调拨茶砖、白糖等给他,离开时刚好碰到隔壁魏征回家,

门口碰到,魏征邀他进府喝两杯聊聊,武怀玉也没拒绝。

两家毕竟也是亲家,

进府后,魏征也是让妻子裴氏带着儿媳武四娘来,

婉娘看到二哥来,十分高兴,婉娘虽是妾侍王氏所生,但兄妹俩关系却是很好的。

“萧相公怎么突然罢相了?”怀玉问魏征。

“牵涉到一桩案子,”

“不方便说?”

魏征神色有些古怪,“这案子已经查明,倒没什么不方便透露的,只是实在有些离奇,萧公是老糊涂了·····”

武怀玉感受到了浓浓的八卦,不由的好奇问起来。

事情确实非常离奇,尚书左丞李行廉母亲失踪,报案到雍州衙门。

尚书左丞那可是堂堂四品职事官,职权很重,他的母亲失踪,雍州衙门自然要彻查,

然后查了几天后,有一天凌晨,被人发现昏迷躺在大街上,脖子上还勒着一条丝巾。

人送到衙门询问,

结果一问吓一跳,她说那天有妇人披戴面纱,自称宫人,来传大家密敕,让她随宫人进宫,不得声张。于是她便笼着大家御赐的斗蓬,幂离跟着她去了。

她说自己被带到一处不知名处,被一黄袍人逼留宿,事后昏迷,醒来就在街上了。

审理她的长安县尉王儆吓的面无人色,

可最后也不敢隐瞒,如实上报,然后一路奏报到了宰相萧瑀这里。

萧瑀一看这还得了,皇帝你怎么能如此对待臣子,当下就跑进宫要跟李世民好好论道论道。

李世民这段日子正是伤心难过之时,结果一顶黑锅飞来,死死扣在头上了。

这没做过的事怎么能承认,

何况就很离谱,李行廉都是四品官了,年纪当然不小了,他妻子都得四五十岁,更别说他母亲,皇帝都还没四十岁,怎么可能派人接她母亲进宫留宿?

这不扯淡吗?

然后萧瑀说,李行廉那母亲是他父亲续弦,很年轻,比陛下还年轻许多。

这话仍是怀疑李世民,毕竟在萧瑀眼中,李世民可是把弟媳齐王妃抢进宫,然后还生了个儿子的。

甚至之前皇后病重,还让杨氏主持后宫呢。

啥事他干不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