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7章 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2 / 3)

加入书签

到有几分复仇之意。

当年秦琼是以隋朝荣国公大将军来护儿的仗内起家的,虽仅是来护儿的一个亲卫,可后来他母亲病逝,来护儿还特派了自己儿子代自己前去吊唁,虽此后秦琼在家守孝,没再回到来护儿麾下,但秦琼对来护儿是十分感激的。

江都之变中,来护儿与十个儿子忠心隋杨,被宇文化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唐奉义等人所杀害,只有在老家的两个幼子来济来恒逃过这一劫。

这个事情秦琼是一直耿耿于怀的,当初他在瓦岗,听闻此事,曾经设坛祭祀恩主,发过誓要为他们复杂。后来宇文化及北上,秦琼也是立马跟兄弟罗士信他们率军阻击,痛击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转而北上河北,最终被窦建德击杀,其部则多归附王世充或李渊。

墙倒众人推,

痛打落水狗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做。

尤其是此时有人弹劾裴虔通,则更是一个信号。

聪明的人已经领悟到,这是皇帝要清洗那些弑君逆臣了,当年太上皇接纳他们,是权家之计,为早定天下。如今天下已定,自然得清算这些不忠不义之臣。

御史大夫萧瑀也站了出来,他对那些人更恨,他可是杨广皇后之弟。

“陛下,裴虔通十三岁起便为隋帝王府护卫,后来成为亲信,总领晋王府护卫,参与谋嫡争储,炀帝登基后,也是升为通议大夫。雁门之围时,也曾积极勤王救驾,当初也算忠心有功。”

所谓功高不过拥立、救主,裴虔通两样都占全了。

但罪极不过谋反,他也做了。

眼看隋朝风雨飘摇,与司马德戡同为禁军骁果的统领,他却开始谋划着要逃离江都。

中郎将窦贤逃跑被抓回,处死。

他的死逼迫想逃跑的人,暗里联合起来准备弑君谋反,放手一博,最终他们拥宇文化及为首,一起发动江都兵变,弑杀杨广然后北返。

杨广待裴虔通确实非常不错,但他最终还是背叛了他。

而裴虔通如果低调点,也许清算还不会这么早来,可他偏偏杀了旧主,如今又对新主怨恨,那这就是自寻死路了。

在邸怀道的率先发难进攻下,许多大臣紧随其后,都要痛打落水狗。

不到一会,朝堂上只剩下了一个声音,处死这些不忠不义的弑君者。

就算是死了的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戡等人,也不能放过,其子孙并宜禁锢,不得录用。

很快还就拟出了一个名单。

都是江都之变那些弑君者,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礼、杨览、唐奉义、牛方裕、元敏、薛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弘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覆等三十六人。

武怀玉一直静静看着。

今天这场面,肯定是暗中谋划过的,邸怀道打头炮,然后张亮跟上,还有萧瑀等助阵。

魏征可能倒没参与事先谋划,但他这性子这种事肯定会踩两脚。

至于秦琼,估计事先也不知情。

大概率这件事情本来是杜淹谋划的,但他还没来的及展开,就病逝了,毕竟谁都知道邸怀道那是他的人。

当然,也有可能是张亮这个六扇门统领发动的,如果是他,那肯定是奉了密旨。

早不清算晚不清算,这个时候动手,大概率也还是与如今李世民已经坐稳了龙椅,所以开始剔除一些毒瘤。

为什么从裴虔通先开刀?

一来这家伙不知死活,到处说什么是他灭了隋朝,开启了唐朝,有大功于朝,然后又嫌朝廷给的官爵低,这都是有实实在在把柄的,再者那三十六人名单里,还活着的人中,裴虔通虽现在官爵低,但当初弑君的时候他也是主要带头者。

把他先拉出来定了性,后面的自然就有了标杆。

殿中有一人瑟瑟发抖。

那就是太上皇李渊的后宫宇文昭仪的兄长,曾是隋炀帝大女婿,弑君者宇文化及弟弟的宇文士及了,这位大唐前宰相,刚从蒲州刺史任上召回,拜凉州都督还加左卫大将军,他没想到今天这殿上会突然议及此事。

虽然拟的那张名单,大家很默契的没有加上宇文士及的名字,可这种时候,生死只是一念间。

扑通。

宇文士及给皇帝跪伏在地,开始伏首请罪。

然后请辞一切官爵。

李世民居高临下注视了宇文士及许久。

宇文士及双股战战,后背全湿了,破野头家族生死存亡,如今全在皇帝一念之间了。

这时,宰相王珪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裴虔通等虽弑杀旧主,但如今改朝换代,他们也早主动投附大唐,为安定天下也贡献过功劳,如今也没有再犯什么太大的过错,将他们杀掉,并不合适,请陛下三思。”

他提醒皇帝,现在杀他们,不免有过河拆桥嫌疑,而且容易引发当年隋朝旧臣们的恐慌,就如现在殿上跪着的这瑟瑟发抖的前宰相宇文士及。

当初裴虔通等投唐,太上皇下诏可是还特意说他们杀昏君杨广有功的,现在却说有罪,这不自相矛盾吗?

而且你今天追究弑杀杨广的那些人,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