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章 357寄信(1 / 3)

加入书签

第358章 357寄信

小王同学表达感谢的方式朴实无华,就如片头带有“FBI警告”的那种电影一般,过程无庸赘述,反正两人都挺满意。

唐植桐当年第一次看的时候,一看片头还吓了一跳,FBI还管这个?仔细一看才知道,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

次日,1959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二,星期一,天气依旧晴朗。

点心店很有可能已经开始供应月饼。

唐植桐去上学的时候路过街口的点心店,不到八点,已经排起了长队。

由于点心价格的原因,之前即便偶有排队也没这么长。

放几十年后,如此长队妥妥的会被说成托儿、黄牛、亦或者炒作,但放现在是正常现象,而且在不远的将来,绝大多数提供吃食的店面前都会排起长龙。

唐植桐今天出门早,是为了提前跟谷漫苍沟通去车站领取白薯的事。

在极度缺粮的情况下,这种事需要尽量保密,虽然电报速度更快一些,但拍出去后,收件所在地存在一个翻译的过程。

这里面存在潜在风险,尽管这个概率非常小,但唐植桐不敢去赌,所以还是选择最普通的信件传递消息。

唐植桐无奈的摇摇头,也得亏是现在,若是放在“腐学”流行的时候,估计围观的姑娘心中已经脑补出三十多万字的耽美了。

“唐老师,那我先进去了。”谷漫苍也不傻,瞥了一眼周围,擦把眼泪转身进了教室。

“漫苍,家里有人识字吗?”一到宿舍就把谷漫苍拉出了宿舍。

今天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谷漫苍来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日子,上课的时候开小差把信给写完了。

“别哭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把你怎么样了呢。”唐植桐无奈的说道,说话间已经有人朝这边看过来。

只要唐植桐和方圆说,开证明的时候多开几天,很容易将二十多斤本地粮票换成全国粮票。

所以唐植桐当时直接提议换成白薯,尽管办起来更加麻烦,但白薯更具性价比,对谷漫苍家人帮助也更大一些。

押运员由于工作原因,每個月总有几天需要在外地解决食宿问题,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本地粮票换全国粮票。

“嗯,我弟弟妹妹都读过书。”谷漫苍点头确认道。

虽然这样非常方便邮寄,但唐植桐考虑到全国粮票拿到谷漫苍老家后,并不一定能跟四九城一样,一斤换出五斤白薯。

“去吧。”唐植桐拍拍谷漫苍的肩膀,结束了这次交谈。

在一开始的时候,唐植桐其实想过直接给谷漫苍提供全国粮票,虽然学校里换不到,但唐植桐可以从其他押运员那边换一些。

“嗯,谢谢唐老师!”谷漫苍重重的点点头。

下课的时候,罗志平找到了唐植桐:“唐老师,你看咱们开课也有段日子了,这阵子天气都不错,星期天要不要带同学们出去转转?”

“男子汉大丈夫,坚强点,别哭。”谷漫苍这一哭,差点把唐植桐整不会了,得亏面前不是个女学生,否则非常容易让人误会,这年头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的人多,说不定会被K一顿。

“嗯,谢谢唐老师!”谷漫苍再一次道谢,还抹了一把眼泪。

“嗯,嗯,不哭。”谷漫苍虽然嘴上说着不哭,但眼里的泪就没断。

距离下一节课还有七八分钟的时间,唐植桐躲进厕所抽了颗烟,舒缓一下心中压抑后才回去上课。

“行了,后面安心上课,等那边交到你家人手里后,我会告诉你,放心吧。”唐植桐将信收起来,再次拍了拍谷漫苍肩膀,对于谷漫苍这种家庭来说,读书是这一辈子中唯一的出路。

“那行。你今天写封信,要确保你弟弟妹妹能都认识,不用别人读的那种。让家里下个星期二,也就是农历八月二十一,下午五点在火车站入站口等着,脖子上或者身上系上块红布,跟红领巾似的那种就行。到时候会有人领着进站领白薯,一共一百二十斤,尽量悄悄的。下午放学前把信封在信封里,我帮你寄出去。”唐植桐看左右无人,仔细给谷漫苍交代道。

一节大课上完,谷漫苍就将信写好、贴上邮票,封好口交给了唐植桐。

“行啊,我没意见。”唐植桐对此并不陌生,上辈子读大学的时候什么团建、联谊都没少办过,不过也就仅限于大一。

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家尚有新鲜感,再过两年就都忙于个人的事情,谈恋爱的、考研的、备考上岸的,甚至有准备GRE、托福的,层次就慢慢拉开了。

“去哪,唐老师有推荐吗?”罗志平又问道。

“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要不问问大家的意见?我都行。”唐植桐摇头道。

“行,那就开个班会,正好还有点别的事。”罗志平对班里的事情非常热心。

“好。”唐植桐自然没有意见,虽然不想过多的参与,但也不会掉链子。

罗志平说干就干,下午下了课就把大家给召集到了教室里。

“同学们,咱们今天开个班会,说两件事情。”罗志平待人齐后,热情洋溢的走上讲台。

593班的同学都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