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章 355谈妥(1 / 3)

加入书签

第356章 355谈妥

小王同学的执行力还是蛮强的,在唐植桐回家后不久,她就带了两盒大白兔奶糖回来。

盒子是铁质的,周遭刷着白漆,包装盒上方底色为蓝色,用中英双文印着“大白兔奶糖”字样。

上面印着两只活灵活现的大白兔,红眼珠子格外醒目,大兔子在前拉,二兔子在后面推。

两只兔子协力运输一筐大白兔奶糖,仿佛奶糖格外重,有点跃进的夸张味。

眼下这个年代,一个奶糖,包装的如此精致,是唐植桐万万没有想到的。

益民厂有高人啊,是个会营销的。

唐植桐拿着糖盒看的津津有味,凤芝拉着哥哥的衣摆馋的口舌生津。

“别看了,先吃饭。”小王同学以为唐植桐馋了,可婆婆已经摆下碗筷等着开饭,自然不会开口说先吃糖。

“好嘞。”唐植桐放下糖盒,一个大巴掌按在妹妹头上,扭动一下,将她的视线被动的转移到饭桌上。

凤芝转过头,目光正对上虎视眈眈的张桂芳,不敢动,根本不敢动,只能乖乖坐下吃饭。

“我今天去找海洋嫂子了,她说咱妈有点像更年期,给推荐个大夫,说中医调理更年期更拿手一些。”回到厢房后,小王同学跟丈夫通气道。

“真不……真不赖。”张桂芳本来想责怪儿媳一句不会过日子,但临了临了还是改了口,接过糖放进了嘴里。

“不用,带点松子吧。”要是没有小王同学去找吕丽娴,唐植桐本来打算动用空间里的坚果,但事情凑到一起,容易穿帮,索性从家里带算了。

“这不跟昨天的一个样嘛?吃一块尝尝就行了,你快收起来。”张桂芳拿在手里,没见过盒子,但见过糖纸,跟昨晚的一模一样。

一家老小吃啥,只要看专职在家打理家务的张桂芳做啥。

等经历几年困难、甜食容易购买后,高血糖、糖尿病等与甜食相关的病症将迎来报复式增长。

“赶巧了。那你给她带盒糖去?”小王同学指了一下另一盒大白兔奶糖,这是准备拿到椿树胡同的。

“行,那就听嫂子的。我们单位方圆的爱人临产,住不上院,我明天还得再去找一趟吕大夫。”唐植桐对医疗行业不熟悉,尽管没听过人名,但知道“御医”这俩字的份量。

小王同学散了一圈,最后才扒了一颗放进嘴里。

相比起四九城以外的农村,生活还能过得去,唐植桐不敢挑剔。

甜,自古以来就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眼下由于定量限制,百姓对于甜食的摄入有被动克制技能。

唐植桐在一旁看着,有些心忧,这要是长大了,会不会被别人几颗糖就骗走了?

买粮什么的,唐植桐基本没有过问过,但能从主食的变化中看出点蛛丝马迹,白面减少了。

“买了就是吃的。”小王同学直接扒开一块,再次递到了张桂芳手里。

“行,听大夫的。哪个大夫?号好挂吗?”唐植桐一听中医,以为是需要去中医院,很多中医大佬都在那坐诊,有方圆媳妇的前例在前,唐植桐又问了一句。

吃完饭,凤芝就粘在了小王同学身边,目的不言而喻。

“林大夫,海洋嫂子说是御医的直传弟子呢,是个女大夫,林大夫星期天在她们院坐诊半天,到了医院嫂子会带着过去。”小王同学记性不错,说道。

今晚的主食好一点,是馒头。

“来,吃糖。”小王同学摸摸小姑子的头,不用凤芝开口,就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是糖?还带個铁盒?这得多贵啊?”张桂芳看儿媳将糖盒打开,不禁咂舌,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有用铁盒盛糖的。

“妈,没几个钱。您尝尝。”小王同学不敢说一盒糖多少钱,比起几毛钱一斤的散糖,这一盒的价格买两斤都不止,还别嫌贵,供不应求。

“也行。”小王同学觉得也合适,她去找吕丽娴不可避免的聊了一些供应的事情,现在医院的伙食水平也下降了,吕丽娴又是个孕妇,松子油性大,倒也算不错的补品。

两人聊了一会,准备好明天需要带的东西,就安置休息了。

第二天,1959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十,星期六,晴,微风。

唐植桐照常上学,下课后直奔市产院找吕丽娴。

由于怀孕显怀,医院照顾,给调了一下岗位,不再坐诊。

“桉子?昨天你媳妇刚来了,这是还不放心?”吕丽娴看到唐植桐后,开了个玩笑。

“哪能?今天来是有别的事。海洋哥写信让我给你捎点松子补补,我这不送过来了。”由于办公室里有其他人,唐植桐也不好直接说是送礼,只能假借吴海洋的名头。

“是吗?老吴没给我说过呢?”吕丽娴一愣,没反应过来。

“嗐,海洋哥可能是担心我寻摸不到吧,先说了你再盼着。”唐植桐张嘴胡扯八扯,也不怕穿帮,穿帮才知道压根就没这回事,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这个老吴。”一孕傻三年,吕丽娴一点都不像是演的,她就没寻思着唐植桐会说瞎话。

“这个老吴多好啊,天天接送,你看咱单位谁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