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 解元(2 / 4)

加入书签

冠榜。

解元名字一出来,众官员都在想此人到底是谁。接下来是要名动天南了。

飞龙在天啊!

宋河见陆提学失色,不禁笑道:“凤先兄,此人莫非你认识?”

陆提学于是收敛心情。

他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个写出几乎挑不出任何差错的好卷子的考生,对方甚至连策论都写得有古人策问之风,居然是周清?

才大半年不见,周清居然在文章造诣上精进到如此程度,简直令陆提学难以想象。

因为抛开身份,他几乎完全将对方当成与自己学问文章相等的存在了,可以说是和他各有所长。

这样的人物,至少该四十出头了。

结果?

他没记错的话,周清今年还没满十六岁。

何等样的天才。

古人说,生而知之者,今有之?

哪怕陆提学如何不怪力乱神,可是事实摆在眼前。

他既叹息,又欢喜,对着宋河一礼,“大人,此子是下官去年在江州道试时,亲自取中的案首。”

宋河惊喜道:“这不是天作之合,我等目光与凤先兄实是不谋而合。”

虽然他可以说在天南路各州府官员面前威福自专。

可是事关国家抡才大典。

他不可能将解元这样的名额,一人独断。

反正他说是大家的想法,事实也是如此,将来真因为对方是陆提学的弟子,惹出非议,在座各位都要出来主动澄清的。

下官不主动给上官背锅,将来怎么能升迁?

现在糊名已经撕开,再反悔是不行的。

如果不让周清当解元,岂不是打宋河自己耳光,显得欲盖弥彰。传出去,给那几个竞争对手知晓,怕不是要影响仕途。

反正无论如何,木已成舟。

今天陆提学就算为了清名,不想让周清当解元都是不行的。

何况话分两头说。

举贤不避亲,亦是一段佳话。

黑的白的,怎么说,学问是不小的。

陆提学:“可是周清今年还不满十六岁。”

“二十六岁啊,确实年轻了一点。”宋河抚须道,然后突然反应过来,“十六岁?”

陆提学无奈苦笑一声。

若是周清二十六岁,他也不会有顾虑了。

才十六岁啊,还是江州这样的科举水平极差的地方出身,一旦放榜出来,怕是舆论难以平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是不想承认,这样也会连累自己的。

主要是周清有这样的实力,让他都感到很荒谬。

当日道试的八股文虽然做得四平八稳,可也不至于如此吧。

宋河惊愕之后,大喜道:“这就算不是神童,也是少年奇才,祥瑞啊。”

他立即向北面行大礼,有些热泪盈眶,

“陛下,万寿。天降少年英才来辅佐陛下,来日必然山河太平。”

宋河就看不惯陆提学这清流词臣扭扭捏捏的样子。

糊名都撕了,还能反悔不成?

现在就算周清是个草包,他都得说成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陆提学立即反应过来,糊名都撕了,他还患得患失什么,再改排名?还是黜落周清?

怎么做都是错。

现在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他到底是聪明人,立即道:“没想到大家和下官目光一致,显然是上苍为陛下降下英才,借我等之手,献给陛下。”

虽然表情有些失控,陆提学还是沉住气将大家一起拉下水。

其他官员听到十六岁的解元,也有些懵。

可主考官和副主考都发话了。

房官、阅卷官只能跟上。

尤其是周清所属的那一房,阅卷官、房官都做了批红,白纸黑字绕不掉的。

他们附和得最大声。

今天出去,谁要是说周清的解元有问题,那就是跟大家结仇。

反正皇帝陛下求仙炼丹,最喜欢祥瑞。

这事报上去,一旦坐实,谁还能拿此说事?

很快官员们达成了一致的利益。

宋河环视众人,似乎要将今天每个在场官员的面孔都记住,反正他不想听到这里有人出去说三道四。

等到众人声音平息,宋河摆摆手,脸色严肃起来,朝北面拱手:

“本官话摆在这,影响大局的话,放榜之后,大家不要说。国事多艰,咱们不能给陛下添麻烦,记住了吗?”

众官员连忙称应。

宋河才脸色一缓,笑道:“少年解元乃是一桩盛事,我等参与其中,将来青史也会留笔着墨的。尤其是凤先兄,作为伯乐,令人羡煞。”

陆提学微笑道:“大人才是主考官,下官是伯乐,大人更是伯乐。”

两人相视一笑。

经过这件事,两人暂时有了说不出的紧密联系。

到底是个不大不小的把柄。真闹翻脸,对谁都不好看。

当然,接下来周清那里还得好生提点。从文章来看,周清的才学没问题,只是陆提学担心周清少年人沉不住气,参加什么文会,弄出有失水准的文章,那就容易惹人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