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旱灾(1 / 2)

加入书签

五月的天气,一日热过一日,怀孕的人似乎更怕热,赵望舒换上了清凉单薄的夏裳。

只是她不能用冰,也不能吃冰镇的食物,这让她的日子格外的难熬。

“这才五月,怎么就这么热?等六七月岂不是要热死人。”绿枝边抱怨着,边端着一盆刚洗好的桑葚进来了。

赵望舒坐在榻上,摇着扇子,一脸的生无可恋,“你们还能喝冰镇的酸梅汤解暑,我呢,哎。”

“少夫人,你吃点桑葚吧,用井水过了两回。”绿枝把小瓷盆放她手边上。

赵望舒看着那一颗颗饱满的桑葚,紫黑色的果皮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她咽了咽口水,抓了几颗桑葚进嘴里,酸酸甜甜的,挺解渴的。

“少夫人,阿萁姑姑来了。”蓝芬在外禀报道。

“请阿萁姑姑进来。”赵望舒拿帕子擦擦手上和嘴角边的汁水。

阿萁进来,屈膝行礼道:“奴婢见过少夫人,少夫人万福金安。”

“阿萁姑姑不必多礼,请坐。”赵望舒客气地道。

“谢少夫人。”阿萁在小杌子上坐下,“居士让奴婢来告诉少夫人,今年天气热得异常,让少夫人早做准备。”

“准备什么?”赵望舒迷茫地问道。

“少夫人,奴婢也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奴婢只知道佛堂后院的那口井,打水时要多放两圈绳子。”阿萁接着说道。

赵望舒面露凝重,若有所思。

这样异常炎热的天气,极有可能会闹旱灾,她的确得早做打算,免得日后手忙脚乱。

“我知道了,麻烦阿萁姑姑转告母亲,我会做好准备的。”赵望舒笑道。

“奴婢告退。”阿萁把事情说了,就要走。

“蓝芬,送阿萁姑姑出去。”赵望舒肚子大了,行动不方便,也懒得起身送人,“绿枝,去拿纸笔来。”

“少夫人要练字吗?”绿枝问道。

“不练字,写点东西。”赵望舒在想旱灾,该准备些什么,为防止遗漏,还是写下来比较好。

绿枝很快取了笔墨纸砚来,磨好墨,把笔递给赵望舒,“少夫人。”

赵望舒坐在提笔在纸上写下“旱灾”二字,思索片刻,开始罗列起来。

首先旱灾最缺的就是水,府中有七口井、四个池塘,但井水的水位已经在下降,旱情严重,井里的水也有可能不够用。

池塘里的水,虽是活水,但会被太阳照蒸发,连大河都有可能干枯,更何况是池塘。

得想法子储存水,那些太平缸全都得用上。

其次旱灾会导致农作物歉收,甚至颗粒无收,粮价肯定会上涨,她得查一查存粮,还要买一些易存放的粮食回来。

最后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得提前准备一些防疫的药物。

赵望舒一边思索着,一边在纸上快速地写下这些要点。

抬头望向窗外,烈日炎炎,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

往年端午节都会发大水,而今年四月中旬起就没再下一滴雨,旱灾已初见端倪。

“绿枝,让府中粗使下人,把府中所有的太平缸都清洗一遍,装满水,盖好木盖。”赵望舒开始安排,“把李二管家给我找来。”

不一会儿,李管家就来了,进门就给赵望舒行礼,“少夫人。”

赵望舒示意他免礼,“李管家,你应该看到,已有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天气又越发的炎热,旱情已初显,居士提醒我,要早做预防。”

李管家眉头微皱,他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些异象,只是没想到少夫人会突然重视起来,“少夫人,您打算怎么办?”

“你让人去市面上买一些易存放的粮食回来,尽量多采购一些。”

“小的明白了。”李管家连忙点头应道。

“还要买些药材,尤其是治疗腹泻、发热和中暑的。”赵望舒接着补充,而后让绿枝把对牌给他,“你去账房支一万两银子,用于购买粮食和药材。”

“少夫人,需要买这么多吗?”李管家迟疑了。

“需要。”赵望舒盯着他,表情严肃,“照我说得去做。”

“是,少夫人。”李管家接过对牌,领命而去。

李管家走后,赵望舒拿着那张纸看,水、粮、药三样备齐,还需要准备些什么?

赵望舒一直在想事,没注意到云灏回来了,“望舒,在看什么?”

“应对旱灾的注意事项。”赵望舒把纸塞给他,把她的安排也一一告诉了他,“我安排的可还行?”

“甚好。”云灏看着单子上列出来的注意事项笑道。

“你再帮我想想,还要准备那些。”赵望舒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怎么突然就想到旱灾了?”云灏知道赵望舒怀孕后,就不爱动脑,对她这突发其想,感到诧异。

“母亲提醒我的。”赵望舒笑道。

“这事你不用管了,都交给我,我会安排好的。”云灏柔声道。

赵望舒笑眯眯地点点头,她乐得清闲。

云灏起身去屏风后,换了身衣裳,才出来和赵望舒说话。

夫妻俩聊了会,就到用晚膳时候。

吃过晚膳,夫妻俩照旧在廊下散了会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